施工企業BIM應用點與問題點(1) 施工企業BIM應用目標 施工階段BIM實施目標主要是利用BIM技術加強施工管理,通過建立BIM施工模型,將構筑物及其施工現場 3D 模型與施工進度鏈接,并與施工資源、安全質量、場地布置、成本變化等信息集成一體,實現基于 BIM 的施工進度、人力、材料、設備、成本、安全、質量、場地布置等的動態集成管理及施工過程可視化模擬。 施工企業BIM應用流程 ![]() 施工企業BIM應用所面臨困難 施工企業肩負著保障工程質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的施工管理責任,面對錯綜復雜、千頭萬緒的工作,如何做好施工過程管理,成為施工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當前BIM仍處應用初期,施工企業一般在項目上開始應用BIM,而對于即將或正在實施的項目來說,項目經理核心工作是確保項目履約(外部合同與內部責任狀),而不是科研。 因此,BIM在項目層面具體應用中有幾個困難點:一是項目經理的自身對BIM的理解與能力;二是沒有經驗和體系保障的BIM價值的相對不清晰性和不及時性與實施中的項目所具有質量成本進度等剛性約束之間的矛盾;三是BIM所代表的數字化思維方式與過程化導向管理模式與當前施工項目管理結果導向與粗放式管理模式之間的沖突;四在施工階段核心的不是建模能力而是模型解構能力,將虛擬的建筑模型快速結構為現實的構件與生產工藝,這需要模塊化與機械化的支撐,這些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現階段施工企業BIM具體應用點 圖紙會審 圖紙會審是施工準備階段技術管理主要內容之一,認真做好圖紙會審,檢查圖紙是否符合相關條文規定,是否滿足施工要求,施工工藝與設計要求是否矛盾,以及各專業之間是否沖突,對于減少施工圖中的差錯,完善設計,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施工順利進行都有重要意義。圖紙會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工程的進度、質量、成本等,做好圖紙會審這項工作,圖紙中的一些問題就能及時解決,可以提高施工質量,縮短施工工期,進而節約施工成本。應用BIM 的三維可視化輔助圖紙會審,形象直觀。 1.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實施要點 傳統的圖紙會審主要是通過各專業人員通過熟悉圖紙,發現圖紙中的問題,業主匯總相關圖紙問題,并召集監理、設計單位以及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生產經理、商務經理、技術員、施工員、預算員、質檢員等相關人員一起對圖紙進行審查,針對圖紙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商討修改,***后形成會審紀要。 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與傳統的圖紙會審相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發現圖紙問題階段,各專業人員進行相應的熟悉圖紙,在熟悉圖紙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圖紙問題,在熟悉圖紙之后,相關專業人員開始依據施工圖紙創建施工圖設計模型,在創建模型的過程中,發現圖紙中隱藏的問題,并將問題進行匯總,在完成模型創建之后通過軟件的碰撞檢查功能,進行專業內以及各專業間的碰撞檢查,發現圖紙中的設計問題,這項工作與深化設計工作可以合并進行。 (2) 在多方會審過程中,將三維模型作為多方會審的溝通媒介,在多方會審前將圖紙中出現的問題在三維模型中進行標記,會審時,對問題進行逐個的評審并提出修改意見,可以大大地提高溝通效率。 (3) 在進行會審交底過程中,通過三維模型就會審的相關結果進行交底,向各參與方展示圖紙中某些問題的修改結果。
2. 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的優勢和不足 (1)優勢 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首先,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會發現傳統二維圖紙會審所難以發現的許多問題,傳統的圖紙會審都是在二維圖紙中進行圖紙審查,難以發現空間上的問題,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是在三維模型中進行的,各工程構件之間的空間關系一目了然,通過軟件的碰撞檢查功能進行檢查,可以很直觀地發現圖紙不合理的地方。其次,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通過在三維模型中進行漫游審查,以第三人的視角對模型內部進行查看,發現凈空設置等問題以及設備、管道、管配件的安裝、操作、維修所必需空間的預留問題。 (2) 不足 由于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對人員和電腦要求較高,這也是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實施的一個難題。一方面,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要求配置較高的硬件設備和具備相應素質的BIM 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創建三維模型要求有充裕的時間,如果建模人員素質不達標,或者時間比較緊張,則采用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難度較大,因為準確反映圖紙信息的三維模型是基于BIM 的圖紙會審的基礎,若建模人員素質不夠或者時間緊張導致三維模型不達標,無法實現圖紙會審的目的。 深化設計 深化設計是深化設計人員在原設計圖紙的基礎上,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圖紙進行完善、補充、繪制成具有可實施性的施工圖紙,深化設計后的圖紙應滿足原設計技術要求,符合相關地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并通過審查,能直接指導施工。主要包括各專業的深化設計以及專業間的協調深化設計。基于BIM 的深化設計是應用BIM 軟件進行深化設計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深化設計質量和效率。 1.基于BIM 的各專業深化設計實施要點 傳統深化設計是先由各專業深化設計人員熟悉圖紙,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對各施工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向施工單位介紹設計意圖,以及解決施工單位對圖紙的相關疑問,完成交底之后,各專業深化設計人員在明確深化設計方向之后制定深化設計的相關原則文件,保證深化設計的質量,而后編寫深化設計說明,繪制構件布置圖、構件詳圖以及節點詳圖,對布置不合理的相關構件以及節點進行重新布置或者優化設計,***終完成深化設計。 基于BIM 的各專業深化設計與傳統的深化設計相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各專業深化設計人員在完成接收設計單位的圖紙交底之后,通過制定相應的深化設計原則之后,各專業通過安排專業的建模人員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圖紙進行各專業施工圖設計模型的創建。 (2)完成專業模型的創建之后,各專業深化設計人員可以在各自專業施工圖設計模型基礎上進行深化設計工作,如管線走向,節省材料,降低施工難度;校核型鋼與鋼筋穿插是否合理;通過軟件的碰撞檢查功能對各專業間的碰撞進行檢查。 (3)基于BIM 的深化設計,可以直接導出施工圖,在對模型完成相應的優化之后,在BIM 軟件中,對圖紙、圖層、尺寸標注等進行相關設置之后便可直接導出施工圖紙,在出圖過程中如果構件過于密集還可通過過濾器功能進行分系統出圖,或單獨導出某構件的詳圖。 (4)在多專業進行協調深化設計時,各專業深化設計后的模型按照統一的坐標原點和高程整合到一起,形成項目的整體模型;在三維模型中通過碰撞檢查發現各專業之間的碰撞點,還可通過三維漫游,以第三人的視角對三維模型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后各方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5) 關于施工圖設計模型的來源,有以下可能的情況: 設計單位不提供模型時,可以根據施工圖自行創建施工圖設計模型; 設計單位提供施工圖設計模型,但未考慮施工需要,這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某些工作中使用其模型; 對于不能滿足需要的工作,應考慮單獨建模或者對已有模型進行優化; 在前期通過業主方與設計方進行溝通和協商,讓設計單位提供符合施工標準的模型,主要是針對文件命名,分區分層分段建模的相關要求。 2.基于BIM 的深化設計的優勢和不足 (1) 優勢 基于BIM 技術提高了深化設計的效率,保證了深化設計的質量。一方面,基于BIM 的深化設計通過創建三維模型,各專業深化設計人員在創建三維模型的過程便可發現設計中存在的不合理設計以及設計中忽視的問題;另一方面,利用三維模型進行深化設計,更為直觀地發現模型調整前以及調整后的狀態,在***后施工出圖過程中出圖較快,特別是在對模型進行修改之后,施工圖的更新可以自動生成,大大減少了繪圖的工作量。 (2) 不足 基于BIM 的深化設計所形成的施工深化設計模型,由于需要用于形成施工過程模型來指導施工,模型精度要求比較高,需要各專業配置相應的技術人員并安排合理的時間,若各專業無法保障相應的技術能力和時間,則無法保障深化設計質量,后期的施工將會產生許多返工或質量安全事故,總包方無法保障各分包方BIM 能力時,既耗費了人力物力,又難以達到深化設計效果。 施工組織與方案優化 施工組織文件是項目管理中技術策劃的綱領性文件,是用來指導項目施工全過程各項活動的技術、經濟和組織的綜合性文件,是施工技術與施工項目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它能保證工程開工后施工活動有序、******、科學合理地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