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的作用有哪些?在各階段如何應用? 其實關于這個話題筆者之前聊過很多,但鑒于近期有很多小伙伴對于該類問題的重復詢問,今天就在與各位聊聊! 一、項目理念企劃與初步設計 (一) 對建案型式的設計概念、形式、功能、施工可行性( Constructability)、成本向業主與建筑師提供回饋與建議,并形成項目價值共識; (二) 依據概念設計內容以 BIM 進行建筑基地建模( site model)并做為全體參與者進行資料交換; (三) 以 BIM 建構建筑造型概念的立體透視量體模型( massing model of building shape and early rendering of concept); (四) 全體參與者(全體利害關系人)對于使用 BIM 簽訂合作意向書( Letter of Intent),內容包括該建案的形式、功能、施工可行性、成本、施工進度排程初擬等各項條件; (五) BIM 建構初步(方案)設計( Schematic/Preliminary Design)的基礎,確立立體透視量體模型( massing model)。 (六) 依據立體透視量體模型以 BIM建構初步建筑空間設計的三維數值模型( Architectural Model); (七) 依上述建筑空間設計模型進行結構分析( Preliminary Structural Analysis),并以 BIM 建構初步結構設計的三維數值模型( Structural Model); (八) 依上述建筑空間設計模型進行初步的機電( Mechanical,Electrical & Plumbing, MEP)配置分析( Preliminary MEP Analysis),并以 BIM 建構初步機電的三維數值模型( MEP Model); (九) 確立初步建筑空間設計與結構設計雙方的三維數值模型是否能相互契合,并完成文件化書面報告與初步成本估算。 二、細部設計 (一) 以 BIM 建構細部建筑空間設計的三維數值模型; (二) 依據完成的細部建筑空間設計模型,進行建物結構細部沙盤推演(檢討),以 BIM 完成結構設計的三維數值模型; (三) 依據完成的細部建筑空間設計模型,進行機電配置細部沙盤推演(檢討),以 BIM 完成機電配置的三維數值模型; (四) 整合建筑空間設計、結構設計、以及機電配置共三項細部設計檢討的三維數值模型,確立是否符合法令規范,并針對遺漏、沖突與錯誤部分進行修正,據此完成興建計劃( Building Plan),且以此作為建立開/投標資料與文件(開/投標資料的運行時間點,視個案而定); (五) 進行建筑空間設計與機電配置的BIM數值模型進行布設放樣、垂直高程安排,據此再次進行嚴謹周延的沖突辨識,完成建筑空間設計與機電配置的套圖規劃,以此完成 2D/3D 施工圖的審查確立。 三、采購 (一) 依據整合后 BIM三維數值模型的數據信息(含2D/3D施工圖),擬定施工排程、料單( BOM) 產出流程、以及完整的營造成本估算,完成四維的動態施工計劃( As-Build BIM Model); (二) 依據上述完成的四維動態施工計劃(含詳盡的施工排程、料單暨其產出時程、與營造成本估算),以 JIT 理念擬定下包商發包與資材采購計劃; (三) 依上述四維動態施工計劃與各項議題以協同作業要求下的持續優化結果進行發包采購的投標程序管理。 四、施工 (一)協調管理分包商和供貨商依合約準確執行,精準依據營造施工 RFI 的合約精神依循四維動態施工計劃施工。并據此提出次要任務規劃配置項目如下: 1.假設工程; 2.危險工作場所評估作業; 3.開工前作業(備齊文件資料、放樣與現勘); 4.基礎結構工程; 5.結構體工程(視建案性質而定,以縝密周延原則規劃); 6.外墻與內部裝修; 7.使用執照(執照申請、機電消防會勘); 8.周圍雜項 (二) 當發生施工變更計劃問題之際,確認施工變更的修訂內容,更改 As-Build BIM Model,并據此重擬與該項施工變更計劃的攸關參與者的協同作業方式與工作內容。 (三) 營造商需針對***終施工變更結果提出包含建筑空間設計、結構設計、以及機電配置的 BIM 三維數值模型的竣工模型暨各項完工設施的文件化內容(可采 PDF 檔形式整合于BIM模型的中),可供作為公正第三方查驗、試營運與其后竣工交屋所需。
好了,關于BIM技術的作用有哪些?在各階段如何應用?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